Comet Labs智能机器与自动建筑报告
Comet Labs智能机器与自动建筑报告
图片来自“123RF图库”
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的同时,人工智能接力而起,目前,人工智能+无疑是各方热点、资本宠儿。那么人工智能运用在建筑行业又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建筑行业技术创新低,发展动力不足,人工智能又将为其带来哪些解决方案?未来又有哪些发展方向?Comet Labs发布了《智能机器与自动建筑报告》,详细分析了这些问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CometLabs”。以下带来亿欧智库精选阅读。
数据显示,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建筑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建筑行业对新技术的运用程度却比较低。不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
一、三大挑战
Comet Lab将建筑行业的挑战归纳为三个方面:增强劳动力、数据获取与预测分析、自动建造。
1、增强劳动力
目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劳动力短缺——美国贸易组织Associated Builders & Contractors五分之四的会员表示正面临熟练工人短缺的困境;劳动价格高——劳动成本占建筑项目总成本的一半。
同时,建筑工地数据利用不充分,缺乏度量控制,机器利用率低,技术不成熟,存在诸多安全和成本方面的问题。
采用智能化的设备增加工人的速度和强度,并建立优化整个建筑工地的框架,是弥补劳动力短缺的有效方式。
2、数据获取与预测分析
物流的复杂性,利益的不一致,评估标准方面的问题都影响着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同时,建筑信息模型(BIM)往往将设计决策与建造实施的方式割裂开来,使其在建筑项目中的可扩展性受到很大限制。
在早期设计中嵌入效率度量,使环境数据系统自动收集并提供可操作的数据,通过政府促进利益相关者的整合,最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在建筑工地做出明智的、预见性的决定。
3、自动建造
自动建造方面的挑战包括:自动化成本较高,运用受到限制;由于建筑行业具有周期性、工作危险的特点,操作自动化系统所必需的人工和知识难以留存和传递;数字化程度不高,缺少针对自动化的实施标准。
BIM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相互协作的数据信息平台的第一步,预测分析将支持自动成本和物流。
二、创业者图谱
针对建筑行业面临的三大挑战,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们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Comet Labs对建筑行业人工智能创业者的整理分类如下。
在增强劳动力方面,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解决方案有提供数字化的标准、技术整合以及提供可靠的视觉化等几个方向,约占5%,如Shaper、Atheer、DAQRI等。
在数据获取与预测分析方面,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主要分为环境数据智能化、整合各方利益及提高决策透明度等几个方向,约占65%,包括PRENAV、PlanGrid、InsightRobotics等
在自动建造方面,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解决方案主要是打造预测性系统和自动生产系统,约占30%,包括FLUX Labs、Branch Technology、Transcend Robotics等。
三、投融资概览
在Comet Labs统计分析的这些创业公司中,超过700多的家创业公司总共获得了7.77亿美元的投资。在所获融资额排名前10的创业公司中,有6家致力于项目管理和协作软件领域,其中,Plangrid提供在云端储存建筑规划蓝图的服务,为建筑企业节省建筑图纸;Atheer专注于工业领域的AR技术应用,生产增强现实智能眼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创业公司的核心大多是获取和分析信息——从HR到预算和供应链优化。虽然无人机在智能建筑领域比较常见,但是在融资额排名前10的创业公司中只有两家往这一方向发展。
投资者方面,2014年一季度以来,在智能建筑领域,专业VC的表现最为活跃,Brickand Mortar有14笔投资,YC有2笔投资,
此外,红杉资本首次对包括PlanGrid和Orbital Insight在内的建筑创业公司进行投资,这两家创业公司都为工地管理者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可视化服务。
Comet Labs对智能建筑领域的投资持乐观态度,平均每季度5个投资事件、129%的投资额年增长率、5.6%的投资事件年增长率,智能机器向建筑领域的扩张时机已经成熟。
四、结论
Comet Labs认为建筑行业发展前景较好——设计和建造流程将能够平行推进、相互协作,建筑物和人力等元素也都能标准化、模块化和智能化。利益各方都将享受到实时数据分享、整合以及人与机器的协作所带来的便利。
两大趋势
Comet Labs认为建筑行业有两大发展趋势:
其一,智能机器技术将改变建筑行业利益相关者们内部管理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其二,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们将会整合各种角色、平行推进并相互配合。
三大任务
Comet Labs认为,在具体行动层面,建筑行业为实现智能化将面临三大任务:
1.机器认知
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将促进建筑行业的物流优化。目前,建筑领域的机器利用率约为30%-50%,水平较低,但是随着大型机器在组织优化的应用,这一现象将很快改变。
2.创新发展
智能元素已经用于一些规模大、复杂度高的产业研发中,而这些技术可以与建筑行业进行匹配。例如航天业开发出了自动行驶装置,而石油工业也已采用了十分先进的预测性分析平台。建筑产业可以像这些领域借鉴、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发展进程中
3.通用标准
在价值链中,不能忽视利益相关者们所面临的痛点。在建筑工地上,外包商和项目经理的表现往往最突出,但他们的工作常以员工伤病为代价,并产生高额的医疗费用。随着通用标准的运用使得建筑行业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工地的安全性增加,医疗开支减少,智能机器的价值将很快得到验证。
相关资讯
- 照明节能管理的合理设计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术语篇
- 科普二之电气装置、电气设备、用电设备的区别
- 2021年城市照明建设规划标准
- 2021年公共建筑能耗系统的转变与趋势一
- 2021年国内建筑节能系统的变化与趋势二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TLYZKF-M系列智能动力控制器介绍
- 又一著名品牌倒闭!飞利浦灯饰制造(深圳)停止运营
- 2017年全球照明展会汇总
- 浙江巨川ASF.RL.6.20AZSF 智能照明模块ASF.RL.6.16AF
- 十大智能照明品牌排名
- JS-BUS巨川电气TSSD-0816C 智能照明模块系统
- L5512RVF 12路10A智能继电器 L5512RVFP
- TLYZKF-M智能动力控制器厂家TLYZKF-M价格
- TLY-01L03/16 3路 开关驱动模块
- 曝光:王传福在比亚迪内部最新讲话!